要让企业文化由“虚”变“实”,有五个方面应当引起企业的重视:
文化的形成不是单方面的,一定是大家“共智”的结果。很多人习惯宣扬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,表面上好像是这么回事,但若仅是老板单方面的诉求,大家怎么会有执行的热情?从人性角度而言,人都有自利的一面,这无须回避。如果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是高高在上的,根本与广大员工无任何实质关联,则最终的执行是不可能到位的。
因此,正确的做法是:企业老板首先要有文化主张,同时能号召大家一起参与提炼。 通过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几轮的碰撞与融合而提炼的文化,才能体现从群众中来,最后回到群众中去。
笔者认为,一家企业的使命除了赢得利润之外,还要能引领人心,要像重视利润的增长一样去重视人的塑造和人的发展。一家企业不仅能完成利润目标,也能让人心向善向上,这样的企业才是伟大的企业。
基于此,老板不能只有经营目标,还要去塑造和发展具有正能量的团队, 要让人变好。如何做到?绕不开企业文化。因此,企业文化提炼出来, 形成了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等内容后,老板及各层级管理者要持续地运用各种方式去宣贯,直至其深入人心。
光口头上讲,很多人难免左耳进、右耳出,只有牵涉到既得利益时,才会深层次改变人的行为。所以,激励机制一定要和企业文化挂钩,例如,若员工的行为不符合价值观的要求,其奖金及职务晋升等就会受到影响。
当然,企业对价值观等的描述要细化成可执行、可评估的考核准则,通过持续的考核来强化执行。
企业要阶段性地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专业的企业文化审查,看看企业哪些制度或行为与文化的诉求是相悖的,一旦发现,立即整改。
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,文化的指向也要能与时俱进。如忠诚与责任,或许对“60 后”“70 后”这样要求可以见效,但“85后”“90后”未必买账,他们更看重的是共享与发展。在数字化时代,如果不能从共享、共赢、共同出彩的角度去思考文化的立意,则这种文化是很难真正打动人心的。
友情链接: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|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|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| 山东省人民政府|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委员会|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|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|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|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|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|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|
3522集团的新网站 | 研究会介绍 | 3522集团的新网站 | 3522集团的新网站 | 3522集团的新网站 | 投融资服务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玉函路45号 鲁ICP备16031144号-1
版权所有:3522集团的新网站官方网站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.